长颈鹿宝宝 发表于 2015-4-1 15:05:01

托起贫困孩子求学梦的岑溪好青年

本帖最后由 长颈鹿宝宝 于 2015-4-1 15:06 编辑

         

      四年前,广西岑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侯健杰结缘西部志愿服务,创建了岑溪“心守家园”网站,为面临辍学的贫困孩子奔忙,呼吁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如今,在侯健杰的带领下,岑溪已经形成了一个志愿服务的爱心团队,由于表现突出,侯健杰被评为广西区“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梧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组织者”,梧州市“优秀星级志愿者”。
      风雨不改助学路      籍贯桂林灌阳县的侯健杰自幼家庭困难,他父亲长期患病,一次要动手术,连一千元也筹集不到。他的姨妈们虽不宽裕,却集资供他读完了中小学和大学。直到高中时代家庭情况才有所好转。姨妈们的亲情和义举感染了侯健杰,暗自下定决心日后要想法设法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和学生。 2011年7月,毕业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侯健杰来到了岑溪人民法院糯垌法庭开展志愿服务。当时,他到广西民族大学培训时,从助学组织“心守家园”的义工手上看到贫困学生的家庭困景的照片,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心守家园总部在北京,是2003年由一名北京某高校广西籍的教授创办。2011年10月,侯健杰创办了心守家园岑溪分队,该分队的网站也迅速运作起来。网站创立初始,只有侯健杰和同是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广东籍人杜泽杰两人,直到2012年才发展了10多个助学志愿者。两人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着助学工作开展的方式。周一至周五侯健杰上班,助学工作只能利用双休日。         开始时,困难不小。两人没有摩托车,甚至连自行车也没有,完全靠搭一段班车或营运面包车,然后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他们走村串户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一些群众误以为他们是骗子,因此没少给他们脸色。但两人总以微笑相迎。一次,在岑城镇龙灯村一户陈姓人家,户主40多岁才娶亲,孩子小、父母年事高,家庭人口多,家庭极度贫困,孩子面临失学,他不信“天上掉馅饼”,还将孩子上不了户口的怨气发泄到志愿者身上,一名志愿者因此哭了起来。         四年来,侯健杰利用周末时间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访了14个乡镇3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和67所中小学校,家访贫困孩子330余人次,竭力为孩子们寻求社会帮助。“每逢周末,侯健杰都牺牲休息的时间,不是在家访就是在去家访的路上。”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一批同样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心守家园”队员石沁源就是被他的精神打动,加入到“心守家园”这个团队中。
      助学路上收获爱情       2012年10月,在原“岑溪在线”网站当管理员、民间助学义工的廖倍饶加入了他的行列。当月,侯健杰和廖倍饶相识于去波糖镇蛟塘村家访。随着一同家访次数的增多,他俩彼此产生了感觉。          无巧不成书。大家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都是出生于1988年5月18日,先后考进了广西岑罗高速公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同事,同样热心于公益事业。两人在相识一年后的2013年10月走进了婚姻殿堂。廖倍饶说,“我俩是裸婚,没有任何嫁妆。当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辆不到200元的自行车。如今,这辆车侯健杰已经送给贫困学生了。”          当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时,侯健杰的补贴是每月760元,这钱全部用在他探访困难家庭的路费和资助上,甚至把他那在农村当建筑工的父亲寄钱来的钱也投进去,三年来他父亲为支持他的公益工作,先后寄了2万多元。婚后,夫妻俩每月共有4000多元工资,除了日常开支的1000多元,其余全用于助学。         为了省下钱用于助学,夫妻俩一直不舍得买好一点的衣服;每次进村入户家访,都是搭班车到镇上,他们不舍得打摩的,然后通常步行或搭熟人的顺风车。夫妻两人经常双休日早上七八点钟出发,晚上八点钟才回到岑溪城,经常渴得口干舌燥,肚子饿得咕咕叫,但他俩以及其他志愿者也从不在农家吃饭和收取农产品。           当回到公司宿舍的家时,岑溪城早已灯火阑珊,他们经常以面条充饥,然后又投入家访困难学生表格文字和图片的整理上传给“心守家园杭州站”,以接受江浙和上海一带的捐助。      在夫妻俩的精心管护下,2014年“心守家园”岑溪分队网站的志愿者已发展到70人。“心守家园”网站四年来,共资助学生275名,资助款共计660000多元,衣物10800多件。同时在5所村小学开设了五个读书室,捐助图书10000余册。侯健杰用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用辛勤的汗水实现着自己对社会的承诺,托起了贫困孩子的求学梦。



秘密园林 发表于 2015-4-1 16:00:44

付出总是有收获的

55555 发表于 2015-4-1 16:57:20

赞好青年

aka0208 发表于 2015-4-2 08:22:53

侯哥钢钢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托起贫困孩子求学梦的岑溪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