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养蜂人的一天
在岑溪也有这么一群养蜂人,他们也像那勤劳的蜜蜂每天辛勤劳。 其实生活在岑溪这样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小县城里,有时候还真的难看到有养蜂的地方,因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随便养蜂的。专业的养蜂人和蜜蜂都会根据这里的气候、土壤、水源、花季、雨季、时期等等作为参考依据最后作为它们采集花粉的重要条件。我小时候在老家农村偶尔会偶遇三三两两的戴着帽子的大人从我家的门前小路走过,当时我就发现他们的帽子下面有“窗帘”,我那时就会觉得很稀奇,就会想,为什么这些大人们都要带个“小蚊帐”在自己的头上,然后肩上再挑着一箱一箱的东西呢?当时我是充满好奇但又不敢问,小孩子嘛,哪有这么大胆,加上家里大人提前交代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以一直到这次深入实地之前都对养蜂人的生活就知之甚少了。
其实岑溪的自然环境还是可以的,当然了,如果能少种一些速丰桉就更好了。岑溪有每年的桐树、槐树、枣树、龙眼树、荔枝树这些沉甸甸的花穗都会挂满枝头,芳香扑鼻,这可是勤奋的蜜蜂疯狂舌尖上的毕生追求了。 跟据我和蜂农们交谈,原来大多数养蜂人都是出没在山里或者干脆就借居在某一农户家,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也随着这群美丽的小精灵一起追求着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还有几个人,他们是祖辈几代相传下来都是养蜂为生,他们有些既不是岑溪本地人,也不是长期居住在这里,但是他们就是这么平凡而朴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早上常常迎着清晨的阳光和露水,穿梭于山涧树林中,除了蜜蜂,欢腾的小溪也是他们的伴友,山中的美味野果也常是他她们喜欢的食物。累了,他们就会找个干净的地方,在树荫底下休闲乘凉,困了他们干脆就直接把头靠在山楂树下休息。
其实在我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知道他们是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花开花落,而常看见的则是他们不停的脚步和流浪的背影,我现在就能深深体会到他们苦并快乐着。他们是在寻找春天吗?原来他们就是一群在寻找花朵花开的人,他们的一切行动只与花事有关,好像他们是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似的,他们往往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准确的地方安营扎寨,让蜜蜂可大显身手的地方,这也是养蜂人的真实写照吧。 据养蜂人介绍,其实蜂蜜的生命很短暂的,它们的年龄一般养蜂人都是以日来计算。不知为什么,当我听到这句话让我心里突然间就会感觉到一阵忧伤,它们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它们没有一刻的休息。蜂王的专职就是产卵,在产卵期间,工蜂给蜂王饲喂的都是蜂王浆,据统计自然寿命大约是5-6年。雄蜂是蜂群内的雄性“公民”,它的“饭量”比较大,个头也比工蜂大一些,而它一生只会做一件好事那就是交配,交配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空中进行的,交配完成后,雄蜂由于生殖器官拉出,他的生命也随之立即结束了,这完全是是一场可怕的婚礼,它自然寿命一般只是3-4个月,但是一旦遇到外界蜜粉缺乏之时,加上交配已过,工蜂便会驱赶在边脾上或蜂箱底,甚至蜂箱外面。由于雄蜂既无力反抗,也不能取食,只好活活饿死,很可怜的……。工蜂是在蜂群数量中是最多的,而它则是当中个体最小者,也是这个蜂巢王国的真正劳动人民。
和养蜂人道别之际,我掏钱买了几斤蜂蜜,蜂农则拿来了罐子很细心地帮我们装好蜂蜜,他还教我们如何分辨新鲜的蜂蜜和往季的蜂蜜,原来我手中拿着的一罐就是上好的蜂蜜,他说不要钱算是送给我,他说什么都不愿意收下钱,我们犟持不下。我内心又过意不去,毕竟他们是辛苦的,我是不能白要的,最后我们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钱放在他平日戴的帽子底下...... 走了十多米然后才告诉他,我们一路往山下走,山涧传出来了流水叮咚的声音.....
(文章转自岑溪零距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