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镇特有文化——竹编手艺
走进岑溪南渡镇的村子,村民看着电视织着竹编工艺品,手指翩跹,一个个竹编工艺品先后成型落地……南渡镇是远近闻名的“竹芒编织之乡”,用竹篾和芒心等材料编织成造型不同、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不但在区内外畅销,而且挺进了新马泰等国以及欧美、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当地农民采取农闲编织竹芒,农忙下田干农活的生产模式,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南渡镇义新村华强竹芒编织工艺厂的生产车间,阳冲村村民莫萍坐在机器前,有条不紊地加快手中的速度,扫浆--竹芒定位--打钉,一分钟可以完成五六个芒草扫把制作。5岁的孙子在她背上安静玩耍,眼珠子左右张望,不时蹦出几句童言无忌的话语,打破机器单调的响声,逗得现场工人哈哈大笑。对此,华强竹芒编织工艺厂负责人陈开运介绍,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00万元,产品销往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订单生产是企业的供货模式,借助南渡镇丰富的竹芒资源,再结合本地农民农闲“上班”的模式,企业生产有保障,发展势头良好。 在一户民房工场里,四五个村民一字排开,手里忙着编织竹盒,薄薄一片竹篾,经过次序编排,即可成为一只实用的竹盒。这些竹盒,将会被运往北京成为稻香村等知名品牌的端午节粽子包装礼盒。竹盒经营者罗焜介绍,根据季节变化,企业生产产品随之变化,“三四月生产粽子竹盒,七八月生产月饼手提篮。”竹编制品不易发霉、不易破损、不易蛀虫,加上环保又有特色,所以产品畅销,依靠竹编制品生产销售,罗焜工厂的年产值达到80万元。 目前,南渡镇有专门从事竹芒编织加工业的企业近20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其中在厂部就业2000多人,通过外发订单带动农户就业3000多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利用竹子、芒、藤等可再生资源,南渡镇人民以灵巧的双手、巧妙的构思编织出精美的“竹芒编织之乡”的美誉。
身为南渡人,小时候也帮编织过,为南渡赞一个:lol:lol
又漂亮又实用.
我去天龙顶的路上见过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