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建市20年,华丽蜕变!
今年是岑溪撤县建市20年,20后的岑溪市华华丽丽蜕变!撤县设市20年来,岑溪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改善生态,全面提升了中心城区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现代城市魅力,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4年的岑溪,城区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仅有24条街道,总长61.8公里,在城区长期居住和临时居住的人口只有10万人左右。城区主要街道虽说是水泥或沥青路面,但很多地方坑坑洼洼;行人道没有统一规划、高低不平,“一河两岸”杂草丛生,市区基本上没有高层建筑。 一河两岸和广场那边九几年前都是水田、荒地,城市建设变化一年比一年都不同,街道又多很多,环境舒服很多,绿化又靓很多,以前是工农路一条街,大中路一条街等,现在街道多很多了,出外面几年回到岑溪的人有些都不认识路了。 弹指一挥间,岑溪走过了风雨兼程的20年。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展现在眼前,见证了城市建设20年的快速发展。1995年设市至2014年底,全市城镇化率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城区扩容提质速度明显加快,建成区面积达25.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5.5万人,市区道路面积455.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8.61平方米,市区绿地面积45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89%,获得“中国绿色名市”国字号名片。市区新建楼宇逐渐向地标性建筑发展,数十幢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撤县建市以来,岑溪投入大量资金,突出抓好新城扩容和旧城提质工作,积极推进一河两岸城市新区市政道路南北大道延长线、沿江三路、滨江三路、文体综合区育才路的建设工作,建设新区道路22.1公里、74.69万平方米;改造十里长街、北环大道等旧区道路156.24万平方米,并逐年对城市旧区横街窄巷进行改造,至今已改造硬化小街小巷50多条,面积30多万平方米。 随着路网不断建设完善,岑溪以市政道路为依托,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约230万平方米,路灯覆盖率超过90%。 同时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民广场、南门小广场、滨江健身公园、东山公园、文体中心、数字影院等休闲娱乐场所陆续建成,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优化城市环境的功能设施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表示,新的城市总规划重点突出我市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岑溪融入中国-东盟、泛珠三角和大西南三个区域经济合作区。到2030年,岑溪城区建设发展规模将达到50平方公里,人居环境优化工作达到新的水平。 真心希望我们岑溪可以越变越好!!
期待岑溪越来越好
明天会更好
高。。。。。大。。。。。。。。。。。。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