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飘飘 发表于 2015-8-29 19:33:53

岑溪寒门农家走出4名大学生

         在岑溪筋竹镇横垌村,有位农民叫廖克业,他的家是一间建于1978年的低矮泥砖房,由于年久失修,墙壁遍布裂缝,去年年底,廖克业一家只好暂时借住亲戚的房屋。然而,这个贫穷的农家却培育出了4名大学生,他们分别就读于广西医科大学、玉林师范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和山西大同大学。




    在破旧的墙壁上挂着几张已经褪色的大纸,据说是廖克业培养出四个大学生的秘密。廖克业的孩子从咿呀学语到四五岁开始,就要念会这些拼音挂图,还有这些字,他当时都写出来的,从大的开始,念了下一个又念,小的又念下去,念了跟着要会写,而且要写得工整。    当家里的小孩开始上学时,廖克业就制定出了一幅“日常生活学习要求”,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除了学校要做的作业外,所有做错、写错或者没做的作业、生字作业,重新一本本编好号,写好才有饭吃,读到初中高中都还是这样的。    在供几个孩子上学的艰难日子里,廖克业在吃、穿、用方面“抠”到了极点,可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支出却非常大方,在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就读的廖东承深有体会。廖克业的大儿子廖东承回忆:“他们总是省吃俭用的,帮我们买了很多课外书,经常陪我们做作业到深夜。”    这户穷人家的孩子们很懂事,从不给父母提过高的要求,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给父母打电话祝福问候,希望父母要注意身体。    廖克业的小女儿廖红玲从初中开始,寒假暑假就会去做一些寒假工暑假工,然后补贴一些学习费用。因为家里条件太艰苦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4兄妹几个都很努力学习,因为他们觉得学好了才能更好地回报父母,然后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除了养猪、鸡鸭之外,廖克业夫妻俩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去揽泥水、建筑工作,还有水电安装、电焊等,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挣得更多的学费。51岁的廖克业由于长期的劳累,如今患有颈椎、腰椎等疾病,越来越承受不了重体力活。    廖克业的大儿子廖东承打算选择在梧州这边工作,因为离家比较近,平时休假的时候可以回来帮一下忙和看一下父母。    九月将至,学校准备开学了。为了送子女读书,廖克业如今已经是债台高筑,向亲朋戚友借款8万多元,助学贷款近6万元。虽然负债累累,但是今后继续借款供子女完成学业,廖克业的心里始终充满着希望。    人穷志不穷,廖克业和他的孩子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五个字的意义,也真心祝愿他们以后的生活可以越来越好!


玲玲的爱 发表于 2015-8-29 19:54:49

真了不起

同心美食 发表于 2015-8-30 09:37:38

让知识改变命运。

最美的烟火 发表于 2015-8-30 13:49:06

赞一个

meimei 发表于 2015-8-30 21:05:15


赞一个,不过现在大学出来高薪工作不好找,要还债要时间啊

细雨飘飘 发表于 2015-8-30 21:54:12

玲玲的爱 发表于 2015-8-29 19:54
真了不起

是啊

细雨飘飘 发表于 2015-8-30 21:54:18

同心美食 发表于 2015-8-30 09:37
让知识改变命运。

哈哈

细雨飘飘 发表于 2015-8-30 21:54:25

最美的烟火 发表于 2015-8-30 13:49
赞一个

:handshake

细雨飘飘 发表于 2015-8-30 21:54:44

meimei 发表于 2015-8-30 21:05
赞一个,不过现在大学出来高薪工作不好找,要还债要时间啊

读书难,不读书也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岑溪寒门农家走出4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