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到归义谢村当村官
本帖最后由 梅自苦寒来 于 2015-11-8 08:55 编辑“清华大学法律硕士来到岑溪市归义镇谢村当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消息在该村炸开了窝,也在岑溪当地网络持续发酵。 今年,广西面向全国18所985高校定向招录有志于公共服务的硕士以上毕业生,马天宝通过了考试并成为广西选调生,同来广西当选调生的校友有16人。成绩优异的马天宝本可去河北、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秦皇岛一家私营企业向他抛出了年薪18万元的橄榄枝,但他放弃了高薪和在较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今年7月来到了广西梧州,供职于市工信委。他的妻子也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随迁梧州并应聘到梧州职业学院当会计。 他们经过了8年的爱情长跑后终于于今年春节修成正果。马天宝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碧流台镇三道井子村,他的同乡妻子有些纠结,说很不容易跳出了大山沟,却又选择了去南疆的山村当村官。至于他为何选择广西?他表示广西落实政策较到位,并能协调家人的工作安排,且在广西发展空间大、成长快,人才较缺乏并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的梦想。
在校时就憧憬着到基层摸爬滚打的马天宝认为,扎根农村能为农民办实事且有锻炼成长自己的机会,到单位不久他就报名去当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今年10月8日,如愿的他来到了谢村。初来乍到,就感觉谢村在他心中的想象不是差别太大,村容整洁且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稻田翻动着丰收在望的金色稻浪。 带着当农民的父母亲的“钱不是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准”的教诲,甘愿清贫、服务基层的马天宝喜欢上了谢村。 他说,谢村有5300多人,仅有水田1500多亩,旱地700多亩,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去广东打工了。村里几乎没有加工等工业,村民守着有限的一亩三分地。他现在感觉最难的就是与讲白话的村民交流,他要学好白话,破除语言交流障碍。利用成功校友的人脉关系,计划要邀请校友做“智库”讲座,让村民致富先富脑袋,发展适合谢村发展的产业。近期要争取后盾单位的支持,并发动群众采取财政奖补的方式全部硬化通村民小组道路。同时争取企业和助学组织资助村里的贫困生。两年半的第一书记生涯中,要争取建设村公共服务中心和其他公共设施。 谢村是全国古村落,有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以及高大夫庙等古建筑,还是在南京殉国的抗日名将高致嵩和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的故乡,要保护好和修缮好古城和名人故居,以发展旅游业。在谈到当公务员是否会荒废其法律学业时,马天宝表示还会多读一些法学书籍,并运用自己的的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处理好邻里纠纷,必要时还会提供法律援助。 村委主任高宝年说,村里来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村民很兴奋,期待马天宝能给村里发展致富项目和改变村民观念有所作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