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要跟上创新形势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第19位,与上年持平,在40个国家中处于第2梯队。其中,作为二级指标的研发人力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排名分列第32和第36位,远远落后于整体排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断。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一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既是“第一资源、第一动力”,也是“第一问题”。但在现实中,我国存在集聚人才制度不畅、人才管理机制不活和人才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人才管理体制、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创新1.0时代,面对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2.0时代,要真正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就必须重视当代科技创新方式出现的重要变化,让人才工作对上创新方式变化的节拍。 人才集聚:从物理空间到网络空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把人才吸引和集聚只看作是物理空间的有形流动,没有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思考如何聚集人才智慧的问题。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众包、众筹、众扶为特征的科研方式创新悄然兴起,如InnoCentive、Research Gate,Academia等一批具备科研“淘宝”功能的社交网络或平台公司,通过资源网络共享、专家评价、研究趋势分析等增值服务,正在引发传统的科研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人才不动、智慧在动。平台型公司和科研社交网络的出现,一方面,使我们可以更大范围地用才,用另一种方式实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我国能否容纳这种新形态并率先创建新环境予以支持,是对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一个考验。 人才支持:从精英担当到大众多元 长期以来,我们人才工作重点关注的是高端人才、青年人才,产生了一定积极效应。但随着开放创新的发展,带来了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运动,奠定了大众创新的科技基础。因为有了开源硬件Arduino,“创客”群体的兴起有了可能。因为有了开源项目RepRap和Fab@Home,3D打印机在十年后出现在个人桌面上。社会需求是多元化的,因而科技创新也是多途径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特长,因此需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为广大有创新创业热情的公众和创客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创新创业支持,实现从小众精英走向多元主体的普惠型人才政策支持体系,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人才激励:从科研人才到科技服务人才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人才计划、人才奖励基金都是面向科研人才,尤其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较容易申请到。从事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普等科技服务人才则较难申请到人才计划资助,有的甚至连申请专业技术职称也很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当各种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涌现出很多新业态难以被纳入已有的行业分类目录的时候,尤其需要专业型、复合型的科技服务业人才予以识别、支持和服务。因此,要进一步扩大人才计划的资助对象,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服务社会动员机制、服务主体激励机制,才能达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的新局面。 人才管理:从刚性约束到柔性制约 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管理上,刚性有余,柔性不足。比如,在人才评价上,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处于主导地位,市场认可、社会认可的指标在人才评价要素中的作用体现不充分,也不知道怎么样通过市场方式让人才价值体现出来。最近兴起的Hired、100Offer等公司采用人才拍卖的方式,打造高效匹配又将猎头产品化的垂直招聘服务平台,尝试着改变传统的用人单位发布需求然后人才应聘的方式,把主动权从招聘单位转移到了应聘者一方,让人才市场价值能够最快、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可以想见,类似的人才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还将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人才管理更加具有弹性和包容性。 创新人才的工作方式,需要我们直面创新时代的变化趋势,只有深刻理解创新时代的特点、创新环境的变迁、创新规律的演进,我们才会足够地自信,去发掘创新人才、服务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才能在21世纪激烈人才竞争中拔得头筹,占得先机。本文来自:会宁广播http://www.gshntv.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