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种病死亡率100% 现在是高发季......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100%致死的急性传染病。
2015年前8个月,北京狂犬病共发病8例,所有患者都在发病后1—8天内死亡。
2014年7至9月,云南保山报告5例狂犬病病例,患者均死亡。
2014年广东省法定甲、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全省狂犬病发病85例,死亡86例。狂犬病死亡数仅次于艾滋病、肺结核,居传染病致死第三位。
尽管狂犬病是可以完全预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被猫狗咬伤后,打了狂犬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
被狗咬后立即打疫苗,湖北两岁男孩仍未逃过死劫……
3月4日,湖北潜江的叮叮跟随爷爷奶奶外出,途中被突然窜出的恶狗咬伤额头。
在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后,爷爷奶奶立即带他到当地疾控部门接种狂犬疫苗,截至发病前叮叮已接种3针。
5月14日,孩子开始感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接着开始流汗流口水。16日,孩子出现惊恐不安,情绪烦躁,经诊断为狂犬病。
当天下午2点,孩子转入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不久便心跳骤停,医生仍积极抢救2个多小时,仍未挽回孩子性命。
为何打过疫苗仍染病?
医生分析,狂犬疫苗剂量4-6针不等,一般一个月打完。全部注射完成后7-10天,接种者体内才能产生符合国家标准的抗体。叮叮感染狂犬病病毒,很可能发生在疫苗发挥作用之前的“免疫空档”。
此外,孩子的伤口靠近脑部中枢神经、伤口过深,加之疯狗携带病毒较严重,孩子又年龄太小免疫低下等,均与发病相关。
猫狗绝对是狂犬病病毒最多的宿主,因此在春夏猫狗发情、打咬频繁,伤人最多,狂犬病发病也多。
据广州地区监测,连续多年,发生在每年3月~10月被猫狗抓咬伤的病例占63.05%,略高于其他月份。
这些误区,你必须知道!
1、“家养猫狗不咬人”绝对是误区
“家养猫狗不咬人”绝对是个误区,因为宠物在受到外部突然刺激或受到自认为被威胁时(如进食、睡觉、看护幼崽),一样会主动攻击人。
2、受伤出血才有必要就医?
只要出现印痕都必须就医,因为印痕下可能有肉眼看不见的伤口,但病毒可以由此入侵。皮肤表皮有神经感受器,表皮没有毛细血管网,这意味着,虽然没出血,但是表皮神经感受器一旦沾染病毒也会诱发感染。
3、24小时之后接种疫苗无效?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受伤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安全,但并不存在时效性的说法。
4、给宠物打了疫苗就安全了?
首先,动物疫苗对每种动物的效果、起效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其次,宠物在室外活动时,难免会和其他流浪猫狗接触,这样一来,宠物的爪子、舌头上就有可能携带病毒。
谨记!被猫狗咬伤后一定要这样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