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疾控中心给家长的一封信——手足口病防治宣传知识
本帖最后由 梅自苦寒来 于 2016-6-16 09:11 编辑今年是手足口病流行年,现已逐渐进入流行高峰期。我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非常严峻。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和肠道病毒 EV71 型最常见。全年均有发生,4-7 月和 9-11 月为高发期。
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开始发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见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死亡。
三、手足口病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四、手足口病与其他疾病鉴别
小儿手足口病常与几种常见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相似,难以鉴别,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出现皮疹就以为是一般的皮肤病、上感或口腔溃疡,不重视。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每日应做到:触摸孩子额头是否发烧,仔细观察口、足、手、臀等部位是否出现疹子;一旦发现孩子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应立即带其前往就医。我市的手足口病定点诊治单位为岑溪市人民医院。
综上所述, 手足口病一般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皮疹呈红紫色,少数波及四肢和臀部,躯干部极少。而 水痘皮疹一般呈向心性分布,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 疱疹性咽炎虽然也会发热,咽部起疱疹,但水疱如针眼大小,以咽颊、软腭、扁桃体多见,发热常在 38 摄氏度以上,其他部位不出现疱疹; 单纯疱疹多分布在颊粘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手足口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一)洗手行动。家长及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脏东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二)清洗行动。要及时丢弃或清洗、消毒尿布,勤晒衣被; 经常清洗、消毒儿童餐具、饮具、玩具及其他物品。
(三)开窗行动。居室等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四)保护行动。流行季节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儿童游乐场所),到医院就诊尽量戴上口罩,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和少触碰公共物品;不喝生水,少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食品,隔餐饭菜须加热后再食用。
岑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6.1
注意小孩的卫生
注意小孩的卫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