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走近钟彬》记录我们身边 的“杨六斤”成长故事
前有杨六斤六岁 捕鱼生吃野菜为生今有钟彬五岁糟糠米粥养活老病父钟芬成,一位居住在大业镇大献村的深山老伯,现年69岁,左眼失明,右眼视力模糊,双股骨头坏死,行动困难,无劳动力,生活勉强能自理,所幸,60岁那年老来得子,他,就是现在家里的顶梁柱,主人公:年仅十岁的钟彬。
小钟彬未满5岁时,其姐姐钟苦妹天生重疾,下肢无力只会爬行的苦娃娃在她十岁那年因病早早结束了她稚嫩的一生。呜呼哀哉,屋漏偏逢连夜雨,其母不堪生活重负,悄然选择了离家出走,然不久,却传来其不幸身亡的噩耗。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尚在年幼无知的5岁小钟彬就要开始学习生活自理之余,还要照顾年迈体弱有病的65岁老父亲,在这样懵懵无知的幼年与老父亲苦熬至今,相依为命。 本来,小钟彬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但早已出嫁异乡,另组家庭,对这个苦难的家帮扶不到更多,小钟彬只能用5岁孩童幼嫩单薄的双肩挑起生活重担,上山捡柴,挑水,洗衣,做饭,安排生活照顾父亲,走路上学! 近期,因山泉水道遭遇连续下雨天堵塞没水,柴草淋湿,几天不能生火煮饭,只能在电磁炉上放一个铁盆煮粥吃,而唯一的菜就是辣椒拌盐生吃,这也是长期以来唯一的家常菜。 而对于多雨季节,经常无法生火做饭,烧水洗澡,导致几天没有饭吃,更不用说换洗衣物,这样的情况父子俩早已习以为常! 感谢上苍,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安然无恙支撑到现在,感恩政府,开设的低保扶持和养老政策让两父子得以依赖顽强存活于世。(每月140元/人加上90元养老金共370元就是全部的生活经济来源)
毕竟还是个孩子,夏天到了,小钟彬终于还是忍不住打电话给联系不多的姐姐提要求,现在还是和爸爸一起睡,晚上爸爸把仅有的小风扇吹出来的微风挡住了,房里闷热睡不着,希望姐姐能帮买一台小风扇给她,即使姐姐本来答应了也自顾不暇,这个梦想至今未能实现。 某天上学路上,小钟彬偶遇市里某落村扶贫的干部,闲聊中得知他的情况当即给了他100元钱,但却被小钟彬拒绝了,细问原因,小钟彬只有一句:"爸爸说不要随便拿别人给的钱财。"诚实懂事的孩子,你的言语让人既心酸又欣喜,心酸孩子的遭遇,欣喜的是你难能可贵的质朴心。
随行的邦德宝宝看到这个坚强自立的小哥哥,转身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家里有的玩具哥哥都没有,我每天穿的衣服都是干净的,你看哥哥的裤子都破了还在穿,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给这个哥哥买点东西吃吧,以后我可以少买玩具,好不好?!"那一刻的童言童语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环境如此恶劣下的小钟彬,在大献小学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数学拿了"优秀",语文得了"良好",他说还要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才行。乐观坚强向上,难能可贵!想当年,杨六斤6岁独自生活,不敢找妈妈庇护自己成长, 而如今的小钟彬,不仅要独揽家务,自寻烟火,更要照顾父亲,坚持学习文化知识,没有远亲近邻可以长期帮助。
终于走到了政府基建的危改简陋小屋门前。
一进屋,懂事的小钟彬迎面给我们端上了自己烧的茶水。
我们的到来,让父子俩眼里泛光望着我们。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眼前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如梗在咽……
常年唯一的家常菜:生辣椒拌盐…
靠政府的救济米度日…
馊掉的米饭还是舍不得倒掉…
简陋的房间,陈旧不堪到发黑的被褥,发出阵阵的霉味…
要做到有条不紊的摆设,对小钟彬来说稍显吃力…
体力不足难以维持房屋清洁干爽,年久失修导致潮湿长满青苔…
常年饮用的露天山泉水池…
得知我们即将结束探访准备回程时,小钟彬突然跑到楼顶,老父亲搀扶靠在门口,父子俩不断挥手,恋恋不舍的目光一直远送我们,直到看不到我们的离去的背影…
树大亦会有枯枝,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邦德!在大献村村委赖煦阳支书慕名前来找到我们邦德寻求帮助时,邦德人向以救急救难为宗旨造福大众,在这里,仅以邦德之名呼吁您一起伸起慈爱的双手,一起来捐助和改善他的环境与命运,替远在天国的妈妈守护他的成长 ,呵护小钟彬茁壮成长。我们想给他的小家添置一些简易的基本生活用品,家私家具,最起码保证他的日常生活不受天气影响,不再需要上山拾柴,挑水,解决他难以承担的体力活,减轻瘦弱小肩上的重担,另外我们的中长期计划是和地方政府一起努力,供其完成学业,力求能给这个飘摇的小家带来一缕曙光。邦德代理人冰冰:13635090000 微信同号波叔:13977456768 微信:xishibo0638花花:15107747000 微信:y15107747000材哥:13635091785 微信同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