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大广西各城名字由来,小伙伴赶紧收藏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坏人 时间: 2015-2-9 15:21
标题: 我大广西各城名字由来,小伙伴赶紧收藏吧~
我大广西各城名字由来,小伙伴赶紧收藏吧~
广西共设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市辖区;基层设748个镇,515个乡,61个民族乡。在广西生活的你知道所在城市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
1、防城港
先秦时期,这一带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归秦置之象;汉为合浦郡地,三国至晋仍属于合浦郡地(三国期间为吴国辖地);南朝宋、齐时为宋寿县地,属交州管辖,梁、陈时为这宋京郡安京县地,属安州管辖;隋、唐时为钦州辖地。宋时仍隶属钦州管辖,并开始有“防城”之称。
元、明、清时隶属钦州或廉州;至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划出钦州西部设置防城县,隶属广东省。防城县1951年至1955年6月划属广西,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复归广东,其间,1957年将防城县划分为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防城县;1958年5月, 经国务院批准,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东兴各族自治县,1958年12月,防城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合并后,称东兴各族自治县,县城设在东兴镇。
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先建港,后建市。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1984年5月由国家批准把防城港与北海市作为一个整体,列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
2、东兴
1958年5月1日,十万山僮(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县治东兴镇;同年12月1日,撤消防城县,其行政区域并入东兴各族自治县。同年,中国把东兴列为一类口岸。
1959年3月20日,撤消合浦专区,东兴各族自治县改隶湛江专区。
1965年6月26日,东兴各族自治县随钦州专区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1年,钦州专区改为钦州地区,东兴各族自治县随着改属。
1978年12月15日,东兴各族自治县县治迁往防城镇,改名防城各族自治县。
1992年,中国国务院批准东兴开发开放,设立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东兴经济开发区。
1993年7月17日,东兴经济开发区成立,按处级建制管理,属防城港市辖。
1996年4月29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设立东兴市(县级),防城港市代管。以防城港市防城区的东兴、江平、马路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东兴市的行政区域。
3、南宁
南宁历史悠久,古代属于百越之地。东晋大兴元年(318年)。距今已有1690多年的历史。唐朝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南宁由此得名。
4、崇左
1949年12月19日,崇善县城解放;1950年1月14日,左县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左江地区属龙州专区。1951年4月,崇善县与左县合并为崇左县,1952年8月11日政务院批准,“崇左”因此得名。
5、凭祥
秦属象郡地。汉初属南越国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后,属郁林郡雍鸡县地。三国属吴郁林郡临尘县地。晋属晋兴郡地。隋改属郁林郡宣化县地。唐属岭南西道邕州都督府。
宋皇祐五年(1053年)置凭祥峒,从此才有凭祥之名,属邕州都督府左江道永平寨;元属思明路。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为凭祥镇,属太平府。
6、柳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李吉甫(与柳宗元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官居宰相)所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录:“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以柳江为名”;“潭水东去县(按指马平县,即今柳州市)二百步”。当时的柳江,指的是从现在的柳州市起向东去的一段河流,柳州的得名,从此而来。
柳江又因何得名:汉代柳江称溜水。“溜”是水急的意思。溜水雅称为柳水,这就是柳江得名的原因。
7、来宾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素有“桂中”之称。贞观十二年(638年)撤西宁并入武德,同年撤晏州,长风、武化2县改属象州,次年州治迁至武化。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县并入武仙县,乾封二年(667) ,乐沙县改为怀义县,并于兴宾地置严州,统辖循德、归化、怀义3县;天宝元年(742年)象州改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县并入阳寿县,郡辖4县。天宝元年(742年)芝州改称忻城郡,属桂州都督府。天宝二年(743),将怀义县改为来宾县,隶严州。来宾,天下来宾,来者上宾之意。
8、合山
秦属桂林郡地,汉为领方县地,三国属临浦县地,两晋至隋,复属领方县城地,唐属羁糜思刚州辖地,宋至民国属迁江县。解放后,迁江县并入来宾县。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从来宾县划出设立合山市。合山市是由于合山矿务局而建立起来的
“合山”这两个字的起源和矿务局的第一口矿井有着密切渊源。1905年,当合山发现煤矿以后,矿工在今日合山城北合岭山上打下了第一口矿井“合岭山矿”,并用了合岭山的简称“合山”来命名这座煤矿,合山一名由此得来,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口矿井在东矿附近。以前一般叫老合山。
9、桂林
秦始皇(前214年)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而秦桂林郡的地名命名,则与该地盛产桂树有关。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这里所说的“桂”,是壮语gveiq的谐音,指的是“肉桂”。由于肉桂的药用价值大,因而成为著名的地方土特产,其地因肉桂多且成林,故称桂林。至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销桂林郡后,“桂林”这个地名才暂时停止了使用。直到明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府时,“桂林”这个地名才在临桂(今桂林市)恢复使用,称为“桂林府”。1913年废府设桂林县,1940年由临桂县析置桂林市,“桂林”这个地名才一直沿用至今。
10、梧州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建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广信县、苍梧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交趾刺史部移治广信县城(今梧州市区),辖岭南等9郡,梧州成为岭南首府。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广信县改称苍梧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称梧州,辖3县。从此,梧州为历代的州、路、府、道、县治。梧州一直沿袭苍梧这个词,梧州先民,古称“仓吾”族。春秋战国时期,在梧州聚居的原始氏族部落称“仓吾”仓吾一名,含义为“青色的人。”《逸周书注》就说:“仓吾,蛮也,翠其色青。”“仓吾”族是“百越”的分支。自苍梧郡建立之后,仓吾族的名称便逐渐消失。
11、岑溪
唐武德五年(622年), 以永业县地置南义州,分置安义(在今市东部)、龙城(在今市中部)、义城(在今市西部)三县,州治设在龙城县。唐至德二年(757年),安义县改为永业县,龙城县改为岑溪县,是为岑溪县名之始。宋开宝六年(973年),原南义州三县先后并归岑溪县。此后历代除隶属变迁外,岑溪县名及建置基本不变。
12、百色
“百色”由“博涩寨”演变而来,系壮语,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一说系壮语“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据传在鹅江与澄碧河汇合处,有一无底深潭,岸边有村庄,村女经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又说,因这里聚居着壮,瑶,苗,彝,仡佬等多种民族,百色百种,故名。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载:“百,口也;色,塞也,地在山脉塞口之内也。”这是百色地名由来的另外一个说法。
13、贺州
贺州是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即广信之管辖范围,并与梧州,广东封开被现代专家学者公认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今贺州市北部及昭平县置临贺县,县治今广西贺州市贺街镇。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设立地级贺州市。属苍梧郡。贺州原来盛产锡金,而在古代人们把锡金叫做贺,,由此得来贺州之名。
14、玉林
玉林原名为郁林(鬰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今市境废郁平、兴德、 潭栗入兴业县管辖,又废善劳、抚康、容山、怀义、定川、宕川六县入南流县辖地。兴业、南流二县属广南路郁林州。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郁林州治设于南流县,建州于现今的玉林市区中心,迄今已有1004年,后人称玉林为"千年郁林"。新中国成立后,设郁林专区,专署驻郁林县,共管辖郁林、兴业、博白、陆川、北流、贵县等六县,1958年7 月设立玉林专区,辖玉林、贵县、桂平、平南、容县、陆川、北流、博白八县,专署驻玉林县,名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玉林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15、北流
南朝齐永明六年 (488年) ,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故名 ,无属县。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称北流县,是北流县行政建制之始。1997年4月22日,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北流属之至今。
16、贵港
秦统一南后设桂林郡,汉武帝时改为郁林郡,唐贞观九年(635)改贵县为贵州,历代为郡治和州府所在地,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后一直沿称贵县。自唐朝伊始,贵港原名为“贵州”,是贵州郡址所在地;“贵”字入地名的出处,是以县城北十里有座“宜贵山”,即平天山而命名。到明朝洪武二年,“贵州”降为县制,取名“贵县”,历经清朝、民国一直延续使用。
1988年12月20日撤县建市并更名为贵港市,隶属玉林地区。
17、桂平
桂平市,别名浔州,位于广西东南部。广西的简称“桂”就是源自于桂平(注:古桂林郡所在地并不是如今的桂林,而是今桂平市一带)。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始建桂平县。自南梁至清末,桂平县城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1994年5月撤县设市。1996年10月,桂平市改由贵港市代管。郁江、黔江在境内交汇,浔江从此起点,顺浔江可至梧州、广州、以至港澳。
18、钦州
钦州,古称安州。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州为钦州。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
在先秦时期,钦州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钦州属秦设象郡所辖;从汉朝、三国一直至晋时期,钦州属交州合浦郡所管,于南朝末元嘉第一次建制,称为末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易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之后一直沿用此名。
1949年12月7日解放后,钦州先后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东省钦州专区,广东省合浦专区,湛江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钦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19、河池
河池市(壮文:Seix Hozciz),又名金城江。先秦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黔中郡;汉属郁林郡、牂牁郡;隋属始安郡;宋朝设“庆远府”,是河池建制“府”之始;元朝设“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明清属“庆远府、思恩府和柳州府”;民国属“庆远、武鸣、百色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六十年代初期,分别隶属柳州、百色、南宁三个专区。1965年8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池专区,统辖从广西的柳州、百色、南宁三个地区划出的10个县,专区驻地河池县金城江镇。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池县,设立河池市,以原河池县的行政区域为河池市的行政区域。
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2号)撤销河池地区和县级河池市,设立地级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金城江区。
20、宜州
秦时(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属桂林郡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周县。三国时期,属吴国,置定周县,后改龙刚县,但何时改置无从考。西晋,置龙刚县,隶属桂林郡。东晋,沿置龙刚县。唐朝贞观四年(630年)置龙水县,先后属粤州、龙水郡、宜州,为州治。天宝年间(742—753年)在今市境内及毗邻地区先后设置羁縻温泉州(下辖2县)、羁縻蕃州(下辖3县)、羁縻述昆州(下辖5县)、羁縻琳州(下辖4县)。光华三年(900年)析县地置崖山、东玺2县。
五代十国,龙水县初属楚,后属南汉,隶属宜州,为州治。
宋朝初沿唐置龙水县,淳化五年(994年)以柳州洛曹县来隶龙水县。宣和元年(1119年),龙水县更名为宜山县,先后隶宜州、庆远府,为州治、府治,并为庆远军节度使驻地。
21、北海
北海市的“北海”一名来自其海城区地角镇的同名渔村“北海村”,由于此地最早开发人群都是疍家渔民,他们长年集中居住在靠近避风港的村落,该避风港面向北面海域(北海市是个半岛),所以此村得名“北海村”。
“朝沧梧而夕北海”,北海的名字很早就有了,北海地名的形成,定位于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设“北海镇标”作为“北海”地名的称谓。由于此种说法转述频繁、引证广泛,因此成为一个定例。据文史资料记载,“北海”一词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北海”更多的是被外国人所称呼。1965年6月,北海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
QQ图片20150209115951.png
(76.98 KB, 下载次数: 1)
作者: 毒药不毒 时间: 2015-2-10 10:45
还是龙城好听
作者: 毒药不毒 时间: 2015-2-10 10:45
还是龙城好听
作者: 美术之家 时间: 2015-2-11 00:12
岑溪县
欢迎光临 (http://07745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