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森森姜林:自杀女孩只想吃块巧克力,天堂可有? [打印本页]

作者: 地道    时间: 2016-1-4 07:37
标题: 森森姜林:自杀女孩只想吃块巧克力,天堂可有?
 还只是个13岁小女孩,徘徊在超市玲琅满目的零食周围,就喜欢上了巧克力,也就拿了那么几块巧克力,这个星球就不再有她的容身之处了吗?超市的柜员和老板对小女孩进行辱骂,扣留两小时,叫来孩子的妈妈,非得让妈妈赔偿100元,可妈妈的口袋只有30元。妈妈请求老板先让孩子上学,自己留下来凑,老板只认钱,威胁要发照片传网上毁掉名声。妈妈情急之下打了女儿,然后回家凑了95元,求老板开恩少了五元。可转身,女儿不见了,悄悄爬上17楼……再见了,妈妈!永别了,这个容不下别人犯错的世界。

  父亲还在大街上摆摊卖爆米花,没日没夜的操劳,为什么就没想到女儿对巧克力的眷恋?学校的老师同学们想不明白,学习成绩一向很优异的小女孩为何步入偷盗的悬崖边?妈妈也就是用打孩子的方式博得老板的同情开恩,女儿为什么就不懂呢?小女孩肯定没有怪罪妈妈打她,而是责怪自己怎么就惹得妈妈这么生气?这个社会应该问,抵不住巧克力诱惑的小女孩为何就能抵住生命的诱惑?那肯定是,小女孩洞察到了比生命更可贵的一面,却在那一瞬间丢失了。

  小女孩只不过想吃几块出现在这个星球的巧克力,怎么就那么不能得到满足呢?小女孩纵身一跳去到另一个世界,是否可以一次吃个够?巧克力原本不属于这个星球,还有好多物质材料原本也不属于人类生命所必需,但人类的精气神却被这些外来的物质侵略者勾走,更可怕的是,人类正在用糟蹋生命所需之物的方式去建造那些不需之物,甚至是有毒之物。小女孩一路走好,但愿另一个世界没有非需之物的侵略。

  小女孩拿几块巧克力,多大回事?超市送几块巧克力给无钱购买的小女孩,又有多大回事?黑心老板抓住拿巧克力的女孩,表现出的是丧心病狂般的痛快。可以羞辱和扣押,可以趁机发笔小财,可以目睹一位母亲的打骂,这是老板三生有幸,还是老板祖上积德?再想想,那些抓住一个人错误,死咬不放,非要高呼处以极刑的网友,多么可悲?这个社会已经容不下人类犯错误,道德文化被圣人的标准妖魔化。因为自己的错误得不到原谅,所以对别人的错误严加仇视。这些高呼惩罚的声音杀害了一个个犯错的生命,却也将自己逼上绝路,难道不正是变相的自杀吗?

  惩罚的呼声高涨,互相指责的气氛只会让这个社会越来越紧张,让人心变得越来越狭隘,让生命窒息。这是一个无情的世界,更是《悲惨世界》。雨果笔下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冉·阿让免于被捕。冉.阿让后来洗心革面,成了善良之人,做了各种好事。

  冉·阿让是幸运的,可小女孩在当前这个以文明自居的社会,为什么就没有机会去遇见一位宽容她主教?就算死性不改,三番五次的盗劫,又能怎样,难道就可以剥夺他不再被宽容的权利?而千百次的犯错,实际上只需要那么一次不动声色的宽容,就可以阻止,社会为什么不抓住可以施与宽容的机会?超市的老板本来可以是天使,却成了魔鬼。如果道德法律的存在不是惩罚,而是宽容并教会犯错之人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满足,该有多大进步?

  小女孩想吃几块巧克力,难道除了偷盗,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是什么原因剥夺了小女孩合理合法拥有巧克力的方法?小女孩虽然成绩好,也是乖乖女,但她内心的欲望却一直被埋葬,被教育埋葬,被父母爱的理由所埋葬。小女孩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做主购买几块巧克力?那些以牺牲自己欲望的顺从表现,以牺牲自己欲望而取得的成绩真的是父母所期待的吗?真的是教育和社会所期待的吗?教育的目的,难道不正是教会人类怎样满足欲望吗?以及怎样识别哪些欲望是符合生命利益,哪些欲望是损害生命利益。

  道德与法律难道不也是为了每个人类生命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孜孜追求吗?生命的欲望难道也包含死亡的欲望?死亡是对欲望的扼杀,欲望不仅仅是想象,更是可感觉的想象。每个人都应该为他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而想方设法,而负起一定的责任。人类生命为什么不能以满足他人的欲望而实现欲望的最大满足?事实上,也只有满足了他人欲望,自己的欲望才能得以满足。如果某些诱惑跟生命利益不符,就应该得到生命理性的抵制。那些膨胀的欲望并不是欲望本身的错,而是受到超出欲望的诱惑,诱惑的来源便是被私欲蒙蔽,蒙蔽的罪魁祸首是无知,是文化教育的欠缺。

来自:网络






欢迎光临 (http://07745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