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经警方多方调查取证,认定其属于交通事故,骑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这场“罗生门”终于画上了句号。但是,对于警方通报的结果,仍有不少质疑之声,因为自9月8日起,关于此次事的社会舆论出现过多次一波三折的反转。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女大学生,相信老人在讹诈。
不得不说,公众已累积产生了这样一个惯性认知:躺在地上的老人基本上都会讹人,而好心去扶的往往就会被讹诈。 不可否认,近年来,“扶不扶”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每隔一段时间,该类话题总会伴随着相关事件出现在公众面前。社会道德问题,也随着事件的发酵不断被质疑与批判;社会诚信问题,也在“帮”与“不帮”之间无限被放大。“扶跌倒的老人”已然成为人们心中的痛点。 讹诈别人,证据确凿,可实践中,警方也难以对讹诈的老人作出较重处罚。这意味着,老人讹诈别人风险基本为零,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由此对社会造成的示范效应也就不言而喻。 试想,倘若好心扶了老人后却反被污蔑,这事恐怕没人再愿意干。而留着摔倒的老人无助地坐在路旁,估计没人会于心能忍。 扶还是不扶,也就成了一个问题。这种事出现多了,公众的思维定式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 有些地方设立了“搀扶老人奖”,将数万元用于奖励那些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的好人,意图告诉好心人勇敢去扶,被讹诈后会奖励你。试想,当人们为了奖励才去做善事,这与为了金钱而去讹诈的恶行又有何异? 说白了,与其讨论老人该不该扶,不如思考我们的社会道德该不该“扶”。 对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呼吁,那就是加快相关立法进程,用法律来给好人撑腰!
|